您好,欢迎来到航运在线[登录][注册]
首页|船员招聘|航运资讯
首页 > 航运资讯 > 造一艘邮轮超55亿元回本难,上海为什么还要一艘艘造下去?

造一艘邮轮超55亿元回本难,上海为什么还要一艘艘造下去?

2024-3-4 13:18:33

  2月28日,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表示,国产大型邮轮2号船建造大节点计划正式确定,建造进入全面提速阶段,预计2026年年底前命名交付。

  对于中国邮轮经济发展来说,这是关键一步。大型邮轮,只有一艘又一艘地造下去,才能形成规模,真正带动产业发展,创造更大经济效益。

  已建和在建的两艘国产邮轮,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。外高桥造船总经理助理、大型邮轮项目建造总监陈剑威介绍,2号船比首艘船更长、更大:2号船总吨位约14.2万吨,总长341米,型宽37.2米,拥有客房2144间。而已经投入运营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“爱达·魔都号”总吨位为13.55万吨,总长323.6米,型宽37.2米,拥有客房2125间。

  除了外观上不同,2号船内部的功能分区、服务设计、娱乐系统、减排设施等都进行了重新设计,是一艘优化后的新邮轮。

  从建造情况看,尽管2号船更大,但目标总建造工时较首艘减少20%,并且人工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成本预计也将降低20%左右。

  “从试航、试运营、正式运营的情况来看,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取得了成功。虽然结果不错,但过程中我们交了不少‘学费’。”陈剑威说:“通过提炼总结,建造2号船可以少走弯路。”

  已经投入运营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“爱达·魔都号”合同造价为7.7亿美元,按照目前的汇率,约合人民币55.4亿元。

  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建造第一艘就盈利是不可能的。实际上,中国在建造大型邮轮方面的投入远超55亿元,如果制造总量仅仅是一艘或者两艘,这可能是笔巨亏的生意。

  巨大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投入真的值得吗?上海为什么要造大邮轮?

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是一个朴素的愿望,更有着深远的考量。

  大型邮轮、航空母舰、液化天然气船素来被视为造船业的三颗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代表了船舶工业的最高水平。

  在“爱达·魔都号”诞生之前,中国已经能够建造航空母舰、液化天然气船,唯有大型邮轮并未涉足。摘取这颗最后的“皇冠明珠”,恐怕是所有中国造船人的梦想。

  当中国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,将最后一颗“皇冠明珠”收入囊中,条件已经成熟。而上海作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摇篮,能够建造航空母舰和液化天然气船,对大型邮轮的建造,有基础、有能力、有责任冲锋在前。

  从经济角度看,上海也应该造大邮轮。邮轮产业被誉为“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”,产业链长、带动性强、影响力大、覆盖面广、国际化程度高。

  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、副主任邱羚介绍,邮轮经济有巨大的带动效益,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邮轮制造是其中价值创造的关键部分。

  业内曾做过统计,邮轮建造端1元的投资,可以带动产业链14元的产出,这些产出来自机械制造、材料、电气自动化、旅游、餐饮、酒店、房地产等。

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总设计师、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介绍,打造产业集群是中国邮轮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,也是外高桥造船作为链主企业的使命和责任。如果能带动我国邮轮建造产业链生根发芽,不仅会降低建造成本,也会形成巨大的产业辐射效应。

  当然,大型邮轮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项目,提高本土化率既要需要培育中国自己的邮轮配套企业,又要持续加强国际合作,吸引欧洲的邮轮配套供应商来中国落户。

 

  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更多 上海  邮轮 

航运在线 手机版 M.SOL.COM.CN